基于2024年的表现,欧莱雅集团对2025年的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2月8日,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获悉,欧莱雅集团发布了2024年业绩数据。报告期内,该集团销售额同比增长5.1%至434.8亿欧元;营业利润为86.88亿欧元,同比增长约6.7%。
评论数据时,欧莱雅集团首席执行官叶鸿慕(Nicolas Hieronimus)表示,2024年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年,集团不仅实现了5.1%的稳健增长,还通过人工智能增强了营销和研发能力,同时简化了组织结构,继续优化产品组合,“这将使欧莱雅集团能够更快、更远地开拓新的美容领域,为消费者提供以创新科学为基础的美容解决方案。”此外,他还透露,集团的运营利润率达到了20%。
大众化妆品部销售额同比增长5.4%
具体来看,欧莱雅集团旗下拥有大众化妆品部、高档化妆品部、皮肤科学美容部以及专业美发产品部四大事业部,2024年的销售额均实现了增长。
图/欧莱雅集团财报截图
旗下拥有巴黎欧莱雅、美宝莲纽约等品牌的大众化妆品部是欧莱雅集团的主要营收来源。2024年,该部门销售额达159.82亿欧元,同比增长了5.4%。财报指出,大众化妆品部在各市场的发展情况有所差异,“欧洲和新兴市场的强劲增长,抵消了美国和中国市场的疲软表现。”从品牌角度分析,四个主要品牌均实现了稳健增长,巴黎欧莱雅的表现“尤为突出”。
在欧莱雅方面看来,高档化妆品部在2024年巩固了其在“全球奢华美容领域的地位”。报告期内,高档化妆品部销售额同比增长2.7%至155.91亿欧元。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香水品类的推动,包括普拉达以及华伦天奴的女士香水、阿玛尼和拉夫劳伦的男士香水等。
皮肤科学美容部是增长最快的部门,2024年该部门销售额首次突破70亿欧元大关,同比增长9.8%至70.27亿欧元。欧莱雅集团指出,该部门在所有市场均实现了增长,理肤泉则是引领部门增长的关键品牌,在新品推动下,“理肤泉已成为全球所有渠道中规模第三的护肤品牌。”适乐肤品牌凭借在中国等市场的表现,销售额突破了20亿欧元。
此外,得益于全渠道战略推动,专业美发产品部全年销售额实现5.3%的增长,达48.86亿欧元,在电商和精选分销渠道均实现了显著增长。其中,卡诗品牌保持两位数增长,成为该部门最大品牌。
北亚销售额同比下滑3.2%,“相信中国市场的未来”
分地区来看,2024年,除北亚市场外,欧莱雅集团在欧洲、SAPMENA-SSA(南亚太、中东、北非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拉丁美洲、北美市场均录得增长。
其中,欧洲仍是第一大市场,2024年销售额达142.11亿欧元,同比增长8.2%,在该市场,护发、香水以及彩妆品类的销售额均增长了两位数。SAPMENA-SSA市场的增速达12.3%,全年销售额增至38.6亿欧元。拉丁美洲和北美市场的销售额则分别同比增长11%和5.5%至33亿欧元、118.05亿欧元。
作为曾经的增长引擎,中国所在的北亚市场成为欧莱雅集团五大市场中唯一下滑的市场,全年销售额同比减少3.2%至103.03亿欧元。
对此,欧莱雅集团在财报中解释称,受细分市场疲软影响,中国美容市场出现负增长,“但在充满挑战的情况下,集团表现出了自身的韧性,销售额仅出现低个位数下滑。”其中,高档化妆品部、皮肤科学美容部以及专业美发产品部的表现均跑赢了各自市场,大众化妆品部的表现则略逊于市场平均水平。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梳理发现,去年前三季度,欧莱雅集团在北亚市场的销售额同比下滑3.5%至74.302亿欧元,其中,中国市场的销售额也出现了低个位数下滑。在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中,叶鸿慕表示,“中国市场的情况变得更具挑战性,但我们相信这个市场的未来,并希望政府的措施将有助于提升消费者信心。”
从种种举措来看,欧莱雅集团通过不断加码,试图在中国市场重回“顶峰”。2024年4月,在中国举办的发展战略沟通会上,欧莱雅方面提出了“3S模型”,计划依托“更快速度、更大规模、更强优势”策略,持续在多领域加大投资中国市场;同月,欧莱雅苏州智能运营中心投入运营,成为其在中国市场处理D2C(直达消费者)以及B2B(企业对企业)订单的重要服务枢纽,为旗下包括巴黎欧莱雅、适乐肤、卡诗等在内的多个品牌提供支持。
对于接下来的发展,叶鸿慕表示,2025年对全球美容市场的前景依然保持乐观,“相信我们有能力继续跑赢市场,实现又一年的销售额和利润双增长”。同时他预计,在“美容促进计划”的支持下信誉好的炒股配资公司,增长将进一步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