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跌的行情,盘面就没什么好分析的了。要转好靠权重肯定是不行的,关键是要有热点题材来引领,而权重只能起辅助的作用。当前不像是有重磅新热点能腾空出世的样子,关键还是要围绕旧的人气热点来修复,主要看VR和光储等新能源方向,前者代表着近期新热点的短线情绪,后者则反映着中长线资金的态度,让其他超跌板块反弹也行但凝聚不了人气。光伏和储能等新能源绑架了太多的资金,炒久了反弹起来确实会一波比一波更弱,但市场也承受不住他们一下子集体垮掉,因为尚未出现能容纳那么多资金且更有逻辑的板块。消费电子板块大跌与任总讲话有直接相关的因素,其实近期炒的方向就并非整个消费电子,整个行业的现状本就很惨,炒的是增长潜力大的应用方向VR,而幸存的几个票主要也是这方向。这一块修复力度如何将反映着短线情绪,当然再起也未必会是之前那些炒高了的面孔,短线资金永远是选择阻力最小的个股。其实今天强势票接力的情绪并不算特别糟,连板票比昨天还多两个,那就不能说是短线情绪已经进入了冰点,相反没打砸的还会有残酷的淘汰赛。市场若出现修复也未必就是指接力情绪,而是更侧重于逻辑和趋势的修复,纯情绪卡位的模式代价还是会有点大。
大盘收阳十字星,相较于外围而言还算坚挺,但缺乏攻击性是事实。指数这里随时可能再反弹,但没多少持续性看头,故而没必要太上心。个股则仍是结构性行情,可谓机会与风险并存,对热点板块的好的话有机会,盲目地追涨杀跌则很容易被坑。这种行情就没有死多死空的说法,宜轻指数精做个股,就节奏而言大分化分歧后机会相对多些,而涨出一致性后又容易追涨吃面。
在刚刚过去的周末,全国水产种业在广州南沙迎来年度盛会。
世界各地鱼虾蟹“大聚会”,争奇斗艳献本领;超千家企业汇聚,打造国际水产种苗“广交会”;众多学者专家齐聚一堂,凝心聚力共商渔业现代化发展。11月22—24日,为期三天的第五届中国水产种业博览会暨第二届广东(国际)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大会(以下简称“水产种博会”)在南沙举办。
连续五年成为水产种博会举办地的背后,是南沙加快打造大湾区现代渔业产业发展创新高地的决心。广州(南沙)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下称“南沙试验区”)正利用海港、空港、数港、金融港、人才港“五港联动”,构建农业“四梁八柱”。
江海相连、河网密布、咸淡水交织,渔业,作为南沙最具特色的农业产业,正锚定渔业技术、渔业产业、渔业贸易、渔业文化精准发力。放眼粤港澳大湾区,一个全国特色渔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样板正在南沙加速崛起。
产学研联手,打造种业硅谷
超200个展出品种、23个全国水产新品种发布、超200亿尾种苗和种虾成功交易,交易金额超7亿元……本次水产种博会聚焦“国际性”“专业性”“交易性”属性,涵盖“展+会+节”多种形式,打造了一场集国际水产种业博览会和水产种苗的“广交会”。
推动种业振兴,是始终贯穿水产种博会的主线。南沙始终“扣题”,特别展出抱卵青蟹以及已有30天大的蟹苗,展示水产种业优质成果。
咸淡水交汇,2‰—15‰盐度的优质天然咸淡水,构成了南沙青蟹的独特风味和优越品质。然而长期以来,仅米粒大小的蟹苗却始终是制约南沙青蟹产业发展的“大难题”。为解决这一难题,广州南沙华农渔业研究院与华南农业大学温小波教授团队,经过长期的科研攻关,成功攻破“蟹苗”技术难题,首次实现南沙青蟹本土人工繁育,助力实现“青蟹自由”。
南沙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水产种博会,不仅仅是一场展示水产种业最新成果的盛会,更成为南沙青蟹繁苗技术突破的展示平台,彰显了南沙在河口咸淡水环境下发展水产种业所独具的优势与巨大潜力。
水产种业是现代渔业的“芯片”,也是渔业的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近年来,南沙始终把种业放在第一重点发展,打造水产种业“硅谷”。目前已落户广州南沙华农渔业研究院,南沙青蟹首批人工繁育蟹苗成功孵化;“穗丰鲫”水产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参与联合攻关的“斑节对虾”被农业农村部列为第一批国家水产育种联合攻关品种……
世界渔业看中国,中国渔业看广东,广东渔“芯”在南沙。三江汇海、万顷沙田孕育了南沙渔业资源丰厚的基因,现代渔业成为南沙农业的“硬核”。
2023年,南沙全区水产养殖面积超10万亩,约占广州养殖面积的三分之一,渔业总产量13.74万吨,渔业总产值达53亿元。目前,南沙的水产养殖面积、规模化连片鱼塘、适度规模经营主体数量等多项产业数据均居全市首位。
以创新渔业技术为核心驱动力,南沙探索智慧养殖,落户刘少军院士工作站,打造“湾区鱼 南沙种”科技创新平台,加快建设具备智能监测系统和控制系统的数字渔场等,全面推动养殖业转型升级,形成良种、良养、良销的全产业链新格局。
当前,广东正深入实施“粤强种芯”工程,而南沙已形成以水产养殖及现代种业为主导的优势产业,成为华南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绿色健康养殖基地和广东水产特色优势区。
延伸产业链,赋能提升价值
外皮酥脆,内里肥嫩,加上浓郁的酱汁,让人一口入魂。取材于南沙滨海湿地咸淡水天然养殖场的一条鳗鱼近来火出圈。在电商销售平台,一道预制菜“蒲烧鳗鱼”刚上线不久便备受青睐。这正是广州南沙现代农业产业集团旗下南沙渔业产业园新推出的预制菜产品,也在此次水产种博会上,与黄油蟹、青蟹、鱼胶等一同在南沙馆里展出。
近年来,随着南沙水产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水产品加工产业也迎来了快速发展。
“为促进产业振兴,我们打通水产品产业链条,投资建设渔业产业园水产分拣加工中心,集水产品分拣及精深加工、冷链仓储及配送、水产品大宗交易平台等功能为一体。”广州南沙渔业产业园有限公司总经理梁坤表示,产业园致力于全产业链的标准化集成,瞄准养殖、生产、捕捞、加工、运输,一直到送上餐桌,打造一套标准化运作流程,提升水产品附加值,丰富南沙渔业生态。预制菜正是其发力的重点方向。
聚焦水产,南沙渔业产业园推出南渔汇系列产品,包括一夜埕金鲳鱼、鲜虾滑、果蔬鲜虾饼、三合一金汤酸菜鱼等。
近年来,预制菜产业成为食品行业的新风口。南沙紧跟市场趋势,大力发展水产品预制菜产业。目前正精准发力打造预制菜进出口贸易区,着力打造在全国乃至全球有影响力的预制菜产业高地。
同时为拓宽销售渠道,南沙积极拥抱互联网,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由广州南沙现代农业产业集团推出的“优品南沙”是南沙特色优质农产品展销平台。通过“优品南沙”将南沙特色优质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甚至海外市场。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不仅打破了地域限制,还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市场覆盖率和品牌影响力。
除了南沙渔业产业园,南沙正积极推进南沙水产品分拣加工中心项目、铭华水产品加工和仓储保鲜能力建设二期项目、顺源水产品冷链初加工及仓储保鲜能力建设(一期)项目等,建设先进农产品加工产业园,促进水产品加工和流通,延长渔业产业链,拓展产业功能。
当前,南沙试验区正加快建设,打造农业高水平对外开放合作交流平台。南沙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以此为契机,重点开展数字经济创新先试、做实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加快南沙预制菜进出口贸易区建设,努力形成‘买全球、卖全球,联中国、双循环’的国际农产品大流通与‘进低级、出高端,进产品、出技术,结链条、出标准’的湾区预制菜产业‘双格局’。”
南沙加工水产品正走俏世界。
壮大品牌,“游”出广阔天地
鳞片闪烁金属般的光芒、犹如“身披战甲”的龙鱼,飘逸空灵、如同水中精灵的蝴蝶鲤,小巧玲珑、“萌”态十足的小丑鱼……水产种博会上,备受瞩目的广州特色观赏鱼展区以丰富的展示内容和创新的展现形式,打造了一场水族界的“国际时装盛典”。
首届广州“南沙杯”国际热带观赏鱼大赛也同期举行。“此次全场共有20条大型红龙鱼和300多条小型观赏鱼虾参赛,部分产品来自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等,体现赛事的国际性。”南沙区农业农村局海洋渔业科科长黄自强说道。
以赛赋能,以赛促产。此次比赛正是南沙打响观赏鱼产业“名片”的跳板。
很多人并不知道,全国最大热带观赏鱼种业基地正位于南沙大岗镇。2023年南沙观赏鱼产量超4000万条,产值超2亿元。
世界观赏鱼组织(OFI)中国内地唯一的热带鱼会员企业——广州青青自然农业发展公司(简称“青青农业”)正位于南沙。青青农业现经营210个热带观赏鱼品种,其中观赏米虾、南美慈鲷和坦鲷中15个品种的产销量居全球第一,自主研发4个独创品种,在全球率先量产5个品种。
据青青农业相关负责人透露,公司三期规划用地正与南沙区内规划的“多彩高新沙”新乡村示范带紧密结合,有望明年启动建设,最终打造观赏鱼养殖休闲观光综合体,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
让农业“接二连三”是现代农业的本质特征。“渔业+”融合发展才能迸发新活力。
打造品牌文化,是产业高端发展的必经之路。南沙将农产品品牌建设作为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工程”,多举措开展品牌培育工作。“南沙青蟹”“小虎麻虾”“南沙鲜鲩”等一系列特色农产品IP走进人们视野。
南沙青蟹作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进驻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展示体验馆,“爬上”广州塔。此外,还与国内知名动漫公司奥飞娱乐合作,打造南沙青蟹的文旅IP,将青蟹植入到动画片《爆裂飞车》中,推出了南沙青蟹的动漫手办。
以品牌打造开辟拓展市场带动农民收入,目前南沙青蟹养殖亩均增收约5000元,养殖户均年收入近20万元。
“黄阁小虎麻虾”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郑炳才黄油蟹”“诚一鲜鲩”成为珠三角知名度较高的农业品牌,南沙鲜鲩、南沙鲫鱼、南沙鳗鱼近年来的市场价格齐齐攀升。
讲好品牌故事,提升品牌知名度,南沙渔业正“游”向广阔天地。
撰文:余妍玲股票配资怎么操作